18019146895
18019146895
hyj@asiachem.org
中國已經提出2060年實現碳中和,為氫能產業鏈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。氫能產業鏈包括制氫、氫儲運和加氫站三大核心環節。2020年11月,國家《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(2021-2035年)》發布,要求開展工業副產氫及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應用。開展高壓氣態、深冷氣態、低溫液態及固態等多種形式儲運技術示范應用,探索建設氫燃料運輸管道,引導企業合理布局加氫基礎設施,開展油、氣、氫、電綜合供給服務等。
2020年12月,《低碳氫、清潔氫與可再生能源氫的標準與評價》正式發布實施,中國率先提出了明確的“綠氫”標準。亞化咨詢《中國新能源制氫項目數據庫》顯示,截至2021年2月,中國共有超過50個風電/光伏制氫項目處于已建成或擬在建階段。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成本有持續降低的潛力,未來大規模電解水制氫將成為主要氫源。現階段應用丙烷脫氫、氯堿和煤化工等行業廉價的副產氫資源,有助于產業鏈快速布局。
氫的儲運方式主要有氣氫、液氫、有機液體儲氫、金屬氫化物儲氫等。高壓氣態儲氫目前應用最廣泛,常用35Mpa和70Mpa壓力等級。對于大規模氫儲運,液氫具備多方面優勢。此外,以氨或甲醇作為大規模儲氫載體也正在成為現實。2020年7月,空氣產品公司和合作伙伴宣布,將投資50億美元在中東建造一個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世界級工廠,日產650噸氫氣并年產120萬噸綠色氨。
中國各地正在積極推動氫能基礎設施建設,并發布了一系列加氫站補貼標準。亞化咨詢《中國加氫站項目數據庫》顯示,截至2021年2月,中國已建成加氫站超過120座,另有約150座加氫站處于規劃或建設階段。利用現有加油站或充電站建設油氫合建站、氫電合建站不僅節約土地成本,而且可以解決現有加氫站土地規劃等問題。
第二屆制氫、儲運與加氫站技術論壇2021將于4月20日在蘇州召開。會議將探討國家與地方“十四五”氫能產業規劃和補貼政策,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技術與成本,工業副產氫資源潛力,液氫與高壓氣態儲氫技術經濟分析,液態有機物和金屬氫化物儲氫技術應用前景,甲醇和合成氨大規模儲運氫前景展望,加氫站關鍵技術、建設成本與運營經驗,加氫站與加油、充電站合建技術規范等。
1. 全球與中國氫能產業鏈發展前景與投資機遇
2. 國家與地方“十四五”氫能產業規劃和補貼政策
3. 低碳氫、清潔氫與可再生能源氫的標準與評價
4. ALK和PEM電解水制氫技術與應用
5. 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電解水制氫可行性與商業化路徑
6. 中國工業副產氫資源分析與應用現狀
7. 燃料電池用氫氣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
8. 高壓氫氣儲氫技術與裝備規模化生產
9. 液氫技術與優勢分析:從液氫儲運到液氫加氫站
10. 液態有機儲氫和金屬氫化物儲氫技術應用
11. 以氨或甲醇作為大規模儲氫載體的前景展望
12. 氫儲存、運輸和應用的安全性分析
13. 中國加氫站成本分析和盈利能力展望
14. 加氫站關鍵技術與設備應用經驗
15. 加氫站項目選址、技術選型、報批、施工與運營
16. 加氫站與加油、充電站合建技術規范與優勢分析
4月19日
17:00-20:00
會前注冊
4月20日
08:00-09:00
會前注冊
09:00-12:00
演講報告
12:00-14:00
自助午餐與交 流
14:00-18:00
演講報告
18:00-20:00
自助晚餐